
胎儿发出的6个“求救”信号,孕妈妈要知道!
怀胎十月,是妈妈和宝宝心灵沟通的十个月。
在孕期,胎儿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但会通过一系列生理信号向妈妈传递“求救”信息,这些信号可能涉及胎儿缺氧、早产等问题,若忽视可能危及母婴健康。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15%的妊娠会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可将围产儿死亡率降低60%。掌握这些生命密码,是每个准妈妈的必修课。
信号一:胎动异常
危险警示:胎儿缺氧。
胎动是胎儿生命的最客观征兆之一,是胎儿给母亲发出的信号。准妈妈可通过掌握胎动情况,了解胎儿安危,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通常在孕20周左右,准妈妈开始能够感觉到胎动。随着孕周增加,胎动逐渐由弱变强;至妊娠足月时,胎动又因羊水量减少和胎儿活动空间减小而逐渐减弱。
正确的胎动计数方法:孕28周后,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3次胎动计数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应大于30次。若发现胎动频繁或胎动减少,应立即就医。
信号二:阴道出血
危险警示:流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流产:阴道出血是流产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孕早期少量出血且短时间内就消失,可能是“着床出血”。但如果流血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反反复复,表明宝宝有先兆流产的可能。
前置胎盘: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胎盘早剥:妊娠中晚期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
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可能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若孕中晚期出现以上情况,需立即就医。
信号三:阴道流水
危险警示:胎膜破裂。
妊娠中晚期,突然有较多的水样液体从阴道流出,很可能是胎膜破裂。
妊娠未满37周的胎膜破裂,属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常诱发早产;妊娠已满37周的胎膜破裂,属于足月胎膜早破,是即将临产的征兆。
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应对措施:
•需要立即平躺,如果是臀位,或者胎儿未足月、先露未入盆者,还需要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
•立即在家人或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前往医院接受治疗与处置。
信号四:腹痛
危险警示:先兆流产、早产、胎盘早剥
妊娠过程中,孕妇有时会感觉轻微的腹部闷痛,这种状况大多为正常,不用担心。
若腹痛持续不缓解,且是阵发性的,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伴有阴道出血,可能是先兆流产、早产的预警,需及时就医。
信号五:瘙痒
危险警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如果孕妇全身的广泛性瘙痒,尤其是腹部、四肢手心、脚心瘙痒更严重,伴有轻度黄疸,肝功能检查提示总胆汁酸升高,可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此疾病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早产、死胎、孕妇产后大出血等。孕妇一旦出现瘙痒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应做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信号六:头晕头痛
危险警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中晚期,孕妇突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者严重浮肿不消退等,需要立即就医,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
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子痫)、昏迷等,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孕期是充满期待的旅程,但也需时刻警惕潜在风险。孕妈妈们要学会观察身体变化,及时识别胎儿的求救信号,并配合医疗干预。
记住!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宁错勿漏”,及早就医是对母婴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顾问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