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膜厚度达标就移植?NO!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胚胎都会被耽误!
移植,绝非一场说走就走的简单旅程,它不是随便挑个有空的时间,就能仓促上阵,也不是单看内膜厚度达标,就可以高枕无忧。想要切实保障移植成功率,每一个影响它的细节,都必须认真对待。
特别是曾经确诊过子宫内膜炎,却只进行了两周抗生素治疗的朋友,千万不要贸然选择移植。
子宫内膜炎就像一个隐匿的“定时炸弹”,两周的治疗时间,很可能不足以让炎症彻底转阴。只要炎症还在,它对胚胎的“威胁”就如影随形,严重影响移植的成功率。
今天,橄榄树生命就和大家详细聊聊如何解决子宫内膜炎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大BOSS”,希望能够助力大家成功好孕!
曾经,医学界认为宫腔无菌。但近年研究发现,宫腔是多种菌群的“栖息地”,不同位置菌群各异。有益菌群像宫腔“守护者”,维持内膜容受性,为胚胎植入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受孕几率。
一旦菌群失衡,中性菌变成“有害菌”,破坏内膜免疫屏障,引发慢性炎症。炎症干扰母胎界面形成,对胚胎植入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成功妊娠的可能性。
当下,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慢性内膜炎和不孕症紧密相关。一项权威研究表明,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中,慢性内膜炎占比达34%-66%,相当于每3-4位患者里,就有2-3位受其困扰。
而且患内膜炎女性治疗后的着床率(15%)远低于无内膜炎女性(46%)。复发性流产女性内膜炎检出率约38.7%,而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病率更是高达至67.5%。
这些数据警示我们,不管是不明原因的不孕,还是反复出现着床失败、生化胎停的情况,背后都极有可能是慢性内膜炎在“搞破坏”。
它就像一个隐匿的“黑手”,悄无声息地干扰着受孕与胚胎发育的正常进程,让众多渴望新生命降临的家庭一次次失望。因此,重视慢性内膜炎的筛查与治疗,对备孕家庭来说至关重要。
炎症哪里来,要如何诊断?
许多姐妹会好奇慢性内膜炎的炎症根源。美国妇产科杂志有研究表明,它多由病原菌上行至子宫引起。因此,有阴道细菌感染、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炎症的姐妹,更易患内膜炎。
因多数慢性内膜炎无明显症状,备孕遇问题时,确认是否患病很重要。一般做宫腔镜检查时同步病理检测,CD138阳性基本可确诊(卵泡期比黄体期准确性更高)。
不过,不建议频繁使用宫腔镜,宫腔镜是一个介入性操作,我们应该尽可能降低宫腔镜的频率,坚持非必要不做的原则。如果有些医院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子宫内膜菌群检测与CE(慢性内膜炎)诊断。
临床上,抗生素是治疗慢性内膜炎的常用手段,但仅靠抗生素并不一定能让炎症转阴。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可能会让原本菌群失衡的内膜环境雪上加霜。
在我们的生育力改善治疗中,不少姐妹都有慢性炎症困扰。我们的干预措施主要有:
1.抗生素治疗
炎症发生后,抗生素是一线治疗药物。可依据药敏试验,进行针对性用药,通常治愈率能达80%左右。但治疗3-4周后,炎症易复发。
2.宫腔灌注
当遇上较为顽固的内膜炎症,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时,联合宫腔灌注的治疗方式能发挥显著作用。
通过宫腔灌注,抗生素药物可以直接抵达宫腔内部,精准作用于炎症部位,相比单纯的口服或注射用药,药物浓度在局部更高,治疗效率也会大幅提升,有助于更有效地消除炎症,为后续移植创造良好的宫腔环境。
3.益生菌的补充和定植
目前临床主要靠抗生素和宫腔灌注治疗内膜炎。其实炎症和菌群失衡关系密切,抗生素还会加重菌群失衡,这可能是炎症顽固、易复发的原因。
所以,抗生素治疗后,我们会依患者情况补充益生菌,调节内膜菌群,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为移植做准备。
补充益生菌容易,但让其成功定植很难,需要日常饮食与营养素配合,优化生存环境,提供有益菌所需营养,解决定植难题,消除内膜炎症。
4.生殖营养治疗
抗炎的营养素也是很好的选择,但其种类繁多,且因个人体质和状况不同,适用的也不同。像姜黄素抗炎效果好,可胆囊炎、阴虚火旺者不适合,用错反而增加炎症反应。
所以,使用营养素时,需试管助孕师依据慢性炎症来源开处方。比如有胰岛素抵抗,可能依个体情况选肌醇、硫辛酸等;有腺肌症、巧囊内异症,或许倾向维生素D、谷胱甘肽等促雌孕激素平衡的营养素。而我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是单一的,营养素一定要遵照试管助孕师的营养处方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使用方法上除口服外,还有针对性的营养输液治疗。通过静脉点滴,让抗炎营养素高效入体,缩短治疗时间,加速生育力恢复。
以上,也是橄榄树生命宫腔及内膜修复疗程的常用手段,需要我们帮助进行改善的姐妹,可添加我们的助孕顾问进一步咨询~
最后,橄榄树生命要再次郑重提醒大家,内膜炎对胚胎着床、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已得到证实,大家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在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后,复查必不可少,只有确认内膜炎已转阴,才能放心启动移植或再次尝试受孕,这是胚胎能否顺利着床发育的关键。
顾问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