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推迟和提前,哪个更严重?

月经为什么不能每次都按时来?
这个月提前几天,下个月推迟几天,早来的时候猝不及防,晚来的时候等到心焦,真的是好烦人!

更让人焦虑的是:
月经经常这样不规律,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好啊?
别担心,今天橄榄树生命就来好好说说这件事!
首先,先明确一点:正常月经周期,范围比你想的宽。
月经周期不是只有28天才算正常。
医学上,21-35天的月经周期都属健康范围。哪怕你固定24天来一次,或固定34天来一次,只要在这个区间里,就没问题。
关键不是“提前”或“推迟”,而是“规律”和“在正常区间内”。比如每次都提前3天(周期25天),或每次都推迟5天(周期33天),只要稳定,就是健康的。

“月经没有准时来,就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不一定!
如果你没有其它不舒服,总体经期也规律,忽然某个月的月经提前来了,可以先不用太紧张,从下面4个原因入手,逐一排查:
情绪压力
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压力大、情绪紧张,或者有了搬家、换工作这些变化。
虽然可能意识不到,但微妙的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内分泌,让月经提前来“拜访”。
只要调整情绪,适当放松,很快就能恢复。
解决方案:不要慌张,保持情绪稳定,观察2-3个月经周期后,如果还未恢复规律,建议就医检查。

激素避孕手段影响
如果你在近期使用了宫内节育器,或者是皮下植埋、口服避孕药(漏服或者服用不当),甚至服用了紧急避孕药等,也可能让月经提前“来”。
解决方案:停药或调整用药,基本在1-2个月就能恢复正常,如未恢复,及时就医。

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
如果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那么月经也可能频繁提前,变得不规律。
所以如果无缘无故月经就忽然提前了,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才能准确发现病因。
解决方案:观察2-3个月,如未恢复正常,及时去妇科排查是否存在器官病变。
器质性病变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疾病,比如子宫内膜息肉、肌瘤、内膜癌等疾病,也会因出血、经量增大等现象,被误以为是“月经提前”。
解决方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掌握身体健康信息。
除了提前,月经推迟也很让人难受。月经“迟来”,可能是这5个原因:
怀孕
如果是育龄期女性,且有正常的性生活,月经迟来首先要确认:是不是怀孕了。
解决方案:你可以先用验孕棒,排除一下怀孕的情况,也可以去医院做尿妊娠试验或B超来确认。

精神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
精神压力可能会让月经早来,也可能会让月经迟来。
解决方案:缓解压力、充足睡眠,规律饮食,戒烟戒酒,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体重超重或者体重变化太快
如果月经迟迟不来,还要考虑你的体重是不是超重,或者最近有没有因为减肥、节食,体重减轻的速度太快了。
脂肪虽然是月经正常来潮的重要基础,但是脂肪过多反而可能成为身体的负担,让月经迟来。
解决方案:管住嘴,迈开腿,控制高热量饮食,多运动。

避孕药物影响
不少姐妹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体外来源的高效孕激素往往能抑制卵巢功能,自然月经来得少,来得晚。
解决方案:停药,基本在一两个月内能恢复。
疾病影响
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肺结核、(卵巢、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时,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功能也会受到干扰,造成的结果就是月经推迟。
解决方案: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掌握身体健康信息。

说完了月经提前和推迟的主要原因,我们再来看看不管需要警惕的3种情况:
• 周期跳出21-35天:连续3个月,周期短于21天(比如18天一次),或长于35天(比如40天一次),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的信号。
• 周期突然不规律:之前一直28天,突然变成22天,下个月又36天,忽前忽后没准头,需重视。
• 伴随其他不适:经量突然变多/变少、痛经加重、经期超过7天,或非经期出血,这些都不能忽视。
总之,提前和推迟本身没有“哪个更健康”的说法,就像有人睡7小时够,有人要8小时,在正常范围里就好。
记住两个判断标准:周期21-35天内,且长期规律。
多观察、少焦虑,不盲目和别人比,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妇科健康管理。


顾问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