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殖医生不会告诉你的3个「试管内幕」,事关试管成功率!
越来越多在备孕路上艰难前行的姐妹,把试管婴儿当作最后的希望。然而,在大家匆忙选择试管助孕时,真的对这项技术了解吗?一旦试管失败,又该何去何从?
通过与上万名遭遇备孕难题的姐妹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很多人不仅在试管技术的认知和选择上存在偏差,对于如何规划自己的助孕路径,也是一头雾水。
想知道如何科学规划试管助孕之路,少走弯路吗?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试管技术的选择,尤其是被试管反复打击,却还没放弃希望的姐妹,希望这篇能切实帮到你!
试管技术一代更比一代强?不!
做试管可不是挑“升级款”那么简单,技术好不好,得看和你的身体条件匹不匹配!
不少姐妹都觉得试管技术越新越好,二代肯定强过一代,三代筛查更是成功率的“保险箱”,所以一心扑在囊胚培养和三代试管上,想要博得“更高的”成功率。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想法,我劝你冷静!
1、二代可能拉低胚胎着床能力!
业界顶刊《柳叶刀》曾发表过一项聚焦于非严重男性因素的不孕夫妇人群(精子浓度在5-15*10^6/mL之间,或精子运动百分率为10——32)的研究,旨在对比常规IVF技术与ICSI技术在这类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夫妇的卵胞浆内精子注射与常规体外受精
研究结果令人深感意外:二代试管并不能有效提升活产率。
与采用一代自然受精的治疗组相比,二代显微受精获得的第三天胚胎数量更少,移植率也更低。原本大家期望二代试管能显著提高受精率,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两组在受精率上并无显著差异。
除上述研究,还有一项发表于生殖医学领域专业期刊《Reprod Sci》的研究成果,同样令人震惊。
该研究表明,二代显微受精所形成的胚胎与一代自然受精的胚胎,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上存在差异。通俗来讲,在胚胎着床能力这一方面,一代自然受精所形成的胚胎,或许要胜过二代试管所形成的胚胎。
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思考,体内自然受精的胚胎,其着床能力是不是很可能强于体外受精的胚胎呢?虽说由于无法对体内自然受精的胚胎和子宫内膜进行取样,暂时缺乏实际数据支撑这一猜想,但从胚胎发育的原理来讲,这种推测并非毫无道理。
这也引出橄榄树生命想告诉大家的第一个关键点:体外干预越少,对胚胎发育的潜在影响就越小。试管本质上就像是“来料加工”,技术流程相对固定。可若想确保有好的结果,大家得把更多精力放在自身状态的调整上。
特别是多次试管失败人群,千万别一味地盲目尝试,先调理身体、改善生育环境,提高精卵质量,说不定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不少姐妹的认知里,通过三代试管获得的胚胎,那无疑是最优质的“顶配”。然而,大家是否清楚,为了得到这样的“顶配”,背后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国内部分医院,三代试管时会“强制”进行二代显微受精。这意味着,那些原本具备自然受精能力的卵子,也不得不经受授精针的穿刺。
完成受精后,这些胚胎还得“被迫”在体外持续培养5-6天。因为只有发育到囊胚阶段,才具备“取样”的资格;而当胚胎终于发育成囊胚,紧接着又要面临第三个“关卡”——被“强行”取5-10个细胞用于检查。
这个过程会经历四个“潜在”威胁:
①二代显微受精——可能会影响受精率和胚胎后期的着床能力;
②必须培养囊胚——可能减少胚胎获得率,也许原本正常的胚胎因为无法适应体外环境或操作,而提前凋亡或者闭锁,对胚胎质量和发育潜能极具考验;
③抽取样本细胞——可能对胚胎有1-10%的损伤;
④筛查的准确性——可能有1-5%的误差率。
所以,对于存在染色体、基因层面异常的准父母,做三代试管是无奈之举,哪怕有风险也得承担。但没有这类强指征的准父母,做三代试管虽然移植成功率看似更高,却可能会损耗卵子、降低胚胎质量,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考虑吗?
而且多项研究早已表明,在试管成功率这件事上,三代试管相较于一代、二代,并没有提高活产率,只是在胎停率上有所降低。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三天的时候移植还是养囊筛查后移植,好胚胎就是好胚胎,无需自证!反而因为养囊以及取样等这些额外的操作,可能会减少胚胎数量和降低胚胎质量。
所以,面对试管技术的选择,橄榄树生命想强调的第二个关键点是:试管技术的选择如果不对症,只是盲目、反复尝试试孕气,就是在过度医疗!
当下,不孕不育发病率持续攀升,高龄生育困难的问题也愈发突出,许多人强烈的生育意愿与现实生育结果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但这并不意味着,试管助孕就能成为解决一切生育难题的万能钥匙。
试管成功率存在明显瓶颈。现阶段,试管单周期活产率仅在20%-30%区间,即便累积多个周期,活产率也仅能达到50%-60%。而对于42岁以上的高龄人群,累积活产率更是低至5%。
▲ 美国辅助生殖技术十年变化评估累积活产率:2004-2009年与2014-2020年比较
而据《美国妇产科杂志》最新数据表明,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的患者,当累计进行3至4次以上的试管周期后,活产率基本就难以再有提升。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3到4个试管周期后,即便继续尝试试管助孕,成功怀孕的几率也不会增加了。这无疑给那些在试管之路上执着前行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盲目地增加试管周期数可能只是徒劳。
▲ 来自于参考文献
既然试管存在局限性,那该如何应对呢?追根溯源,不孕不育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代谢与内分泌紊乱,以及营养失衡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橄榄树生命想强调的第三个关键点:不孕症治疗时不能过度依赖试管技术。我们还需回归自身,从根源入手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节代谢与内分泌,改善营养状况。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受孕几率,实现好孕梦想。
2021年国家卫健委印发的《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也曾指出,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多样,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手术、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80%-90%的患者可成功妊娠,只有少数人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
因此,首要任务是明确自身不孕症的成因,进而展开针对性改善。如此一来,试管便不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且既然成功率存在局限,与其单纯依赖试管治疗,不如将重心放在提升自身精卵质量以及内膜容受性上。
树立客观的医疗观念!
《柳叶刀》曾发表评论文章提及,近年来试管周期数迅速增长,而这个增长,到底源于人们的真实需求,还是试管技术的过度使用呢?最终文章明确指出:生育领域现在已经催生出了一个完整的,以利润为导向的生育行业,不应继续利用人们迫切希望拥有孩子的弱点。
▲ 生育行业:从脆弱性中获利
这提示我们:
1、在选择试管技术时,务必要先明确自身生育问题,再匹配对应的助孕技术。只有做到对症治疗,才能在高效解决生育难题的同时,防止陷入过度医疗的困境。
2、试管会给卵子和胚胎更多的考验,从胚胎质量和着床能力来看,往往比不上自然受孕的胚胎。所以,对于没有强烈试管指征的人群,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然试孕的机会。
3、无论是自然备孕失败,还是试管失败,很多时候是因为忽视了生活方式、代谢紊乱、营养失衡等亚健康问题对生育的影响,同时又缺乏专业指导与有效改善方案。因此,寻求全面综合的生育力改善治疗,对备孕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的团队在多年的疑难人群备孕调理中,也是经历了鼓励难孕人群尽快试管助孕,到碰到备孕困境先冷静分析,尽可能找到影响因素,调理后试孕,或配合试管周期进行专项调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点从试管技术切换到了个体情况分析和改善上。
我们不排斥试管,但是会在试管前,帮助大家尽可能改善那些影响怀孕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能自怀最好,即便没有怀孕,再借用合适的试管技术,才能真正的帮助大家实现好孕。并且在这个路径中,备孕姐妹也会收获健康和信心。
无论你是准备做试管、还是正在促排攒卵、移植前调理,都可以获得帮助。确保你在一年的时间内能够试管成功怀上宝宝。
顾问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