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生而不凡,为爱呐“罕”
“月亮的孩子——白化病”、“黏宝宝——黏多糖贮积症”、“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苯丙酮尿症”、“瓷娃娃——成骨不全症”........
这些看似美丽的名称背后,连接着的是不为外界所熟悉的一群人——罕见病患者。
与他们同病相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以亿为单位来计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超过2000万名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出生罕见病患儿达20万人,这些枯燥的数据,高度浓缩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艰辛。
罕见病患者面临三大“难”:诊断难、治疗难、用药难。
正因为病情罕见和这些难点,患者才更需要被社会各界“看见”,需要获得权威靠谱的诊疗,有效而价格“亲民”的药物,让他们获得安慰帮助,甚至扭转命运的机会。
虽然罕见,但同样需要被看见。
2024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Share Your Colours)”。
旨在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和认知,推进罕见病科普宣教,促进罕见遗传病的筛查、诊断及预防,提高生存质量。
1、何为罕见病?
所谓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是指那些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2021年中国罕见病的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1/万、患病率<1/万、患病人数<14万的疾病称之为罕见病。
罕见病通常藏在以下这些常见病中:
新生儿、婴幼儿时期常藏在一些重症患儿中,临床表现类似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毒、脑炎、心肌炎、肝炎等。
儿童时期常藏于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癫痫、瘫痪、孤独症、精神病、肝损害、心肌损害、肾损害、骨病、皮疹、畸形等。
轻型患者终生无症状,或晚至成人发病,藏于智力运动倒退、阿尔茨海默病、心肌病、肝硬变、肾功能衰竭等。
罕见病一半的患者都是儿童,其中30%会在5岁前死亡,由于罕见病中80%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对于罕见病,除了关注、救治,预防更重要。
2、罕见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由于90%以上的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罕见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总结为一下四个方面:
除此之外,医生们找到了更多的办法帮助他们掌握生育选择权,实现自己的心愿——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遗传缺陷或已知单基因问题(技术已知范围的家族遗传疾病),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
*注:2017年美国生殖遗传学会(ASRM)将PGD和PGS更名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包括三个方面: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GT-A),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PGT-M),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学检测(PGT-SR)
在胚胎移植前,会取数个胚胎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筛选“健康”胚胎移植患者子宫内,再加上行三代试管婴儿助孕的孕妇在孕中期也会建议做羊水穿刺,进一步筛查基因风险,经历过这两道关口后,可以降低罕见病患儿概率。
这项技术将生殖医学与遗传学有机结合起来,是在胚胎没有着床之前进行遗传学分析,把遗传病的预防提前到了孕前阶段,在源头上控制出生缺陷。
罕见病是人类疾病的缩影,随着人类对疾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被发现和认识。
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面对这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除了理解、关爱和必要时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从你我做起,科学预防,尽量减少罕见病的发生,让新生命得以延续。
顾问Chris